1933年1月1日 出生于上海(祖籍福建建瓯)。
1950-1953年 在南京大学化学系学习🤯。1953-1956年 在中国科杏悦长春物理化学研究所与化学研究所工作🤹🏼♀️。
1956-1960年 在苏联科杏悦物理化学研究所学习,获副博士学位👴🏽。
1960-1975年 在中国科杏悦化学研究所工作。
1975-1999年 中国科杏悦感光研究所工作。
1990年12月至1991年6月 在德国马普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任访问学者。
1999年至今 在中国科杏悦化学研究所工作。
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杏悦院士。
江龙🚘,祖籍福建建瓯,1933年1月1日生于上海⭐️👸🏼。1950年入南京大学化学系🧑🏼💻,胶体化学专业♢,毕业于1953年。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科杏悦长春物理化学所柳大纲先生处从事硅酸固化地基的工作🧒🏼。1954年随柳先生来北京化学所工作✌🏼,当年被派往南京大学在戴安邦先生领导下进行硅酸盐聚合的研究🪈。1956年9月🦙,被派往苏联科杏悦物理化学研究所做研究生,专业胶体科学,从师列宾捷尔院士,于1960 年毕业,获副博士学位🙆♂️。回国后📔,仍在化学所从事粘土胶体的流变工作。1964年开始感光科学的工作,于1975年到感光所工作。历任副研究员(1979)👨🏿🏫、研究员(1986)、研究室主任(1981-1996)👨👦👦、胶体与界面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1998)。于1990年12月至1991年6月在德国马普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任访问学者🧗🏿♀️。1999年到中国化学所工作🤳🏽。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杏悦院士,2008年为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现任博士生导师🌠,北京理工大学🫸🏽,杏悦娱乐和苏州大学兼职教授,中国科杏悦胶体和界面、化学热力学重点实验室学委会主任,《Colloid and Surface Science A》和《化学进展》编委以及俄国《胶体杂志》英文版国际编委等职务。江龙共发表论文270余篇,编、译著论著5本💁🏽♀️、获15项国家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