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Nano Letters》报道我校Cu-In复合催化剂电催化还原CO2研究进展



英文原题Probing the Roles of Indium Oxides on Copper Catalysts for Enhanced Selectivity during CO2-to-CO 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通讯作者:王祯翰,台湾师范大学👂🏿;王冠文🕗,台湾中央大学;戴升,杏悦娱乐

第一作者😳:贾艳艳,第一通讯单位🔵:杏悦娱乐

背景介绍

为了解决化石燃料燃烧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全球气候变暖等问题🚬,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电催化还原CO2为可利用的化学品或燃料是一种极具潜力的举措。电催化还原CO2的产物有很多种🔢,如COCH4⚙️,HCOOH👩‍⚖️、C2H4等,但CO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受到重要关注🛀。近年来🐕,研究者发现非贵金属Cu-In复合催化剂可有效促进电催化还原CO2CO反应发生,但对于Cu-In结构中各组分的反应机制🏞、界面活性位点与构效关系尚不明确,亟待系统性深入研究。



文章亮点

近日,我院戴升教授💪🏿、台湾中央大学王冠文、台湾师范大学王祯翰等人在Nano Letters上发表了题为“Probing the Roles of Indium Oxides on Cooper Catalysts for Enhanced Selectivity during CO2-to-CO 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的研究论文,利用原位X射线吸收光谱探索了Cu-In2O3复合催化剂在CO2还原过程中的结构演化与反应机制🧑🏿,阐明了Cu/In2O3异质界面是有效提升电催化还原CO2CO选择性的关键🥼。



作者比较了纯Cu、纯In2O3Cu/In2O3三类催化剂,发现三者CO2还原产物的选择性截然不同👩🏻‍🦲🥠:Cu的主要产物为H2In2O3的主要产物为HCOOH🤼‍♂️;而Cu/In2O3复合结构的主要产物为COCO法拉第效率高达95%)🤸🏼‍♂️。通过球差电镜🥱、XRDXPS等多种技术对催化剂的形貌、结构进行了精细表征,尤其采用原位X射线吸收光谱对三类催化剂在CO2还原反应过程中铜物种和铟物种的价态变化和界面结构演变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发现,Cu-In2O3催化剂在CO2还原反应过程中的氧化还原行为只在In2O3上发生,而Cu始终保持接近金属Cu的状态。Cu/In2O3异质界面是复合催化剂的活性位点,In2O3的加入可保护Cu的金属状态,有助于促进反应中COOH*的形成和减弱CO*吸附✏️,相应的理论计算也证实了这一结果。该工作为深入解析Cu-In复合催化剂在CO2还原反应过程中的演变规律提供了直接实验证据,揭示了In2O3物种在复合结构中的关键作用👎🏿,也为CuCO2催化剂的设计开发提供了参考🕣🚻。

文章链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lett.2c04925?ref=pdf





网页发布时间: 2023-03-31 23:36
 
杏悦专业提供:杏悦🧎👵、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杏悦欢迎您。 杏悦官网xml地图
杏悦 杏悦 杏悦 杏悦 杏悦 杏悦 杏悦 杏悦 杏悦 杏悦